簡介

八和會館在清光緒年間於廣州黃沙區創立, 距今已有一百三十餘年,是粵劇界當時最具規模的傳統行會組織。

八和會館成立

香港八和會館成立於1953年,以宏揚傳統粵劇藝術為宗旨,除關注專業發展和承傳工作,更致力服務同業,曾設辦「八和會館西醫贈診所」、「老人宿舍」、「香港八和會館小學」等;此外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務,如:「八和送暖到台灣」、「八和愛心獻南亞」、「八和同心暖四川」等。 八和於2009年註冊為非牟利慈善團體,在歷屆理事、會員及業界的共同努力和鼎力支持下,近年更銳意推動各項劇藝保育、承傳及推廣工作。「八和粵劇學院」創辦於1980年,並於1996年註冊為非牟利慈善團體的,是八和的附屬團體,除開辦青少年粵劇訓練班、器樂班及鑼鼓班等課程外,亦與各方機構合作舉辦多項教育課程,讓粵劇藝術得以潤澤校園和社區,學院現為香港藝術發局的三年資助團體。在粵劇保育及研究方面,八和則開展有《口述歷史叢書》計劃,收集整理粵劇前輩的珍貴資料、協助編纂《香港戲曲年鑑》等。自2012年,八和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油麻地戲院的場地伙伴計劃,並在粵劇發展基金的資助下,舉辦「粵劇新秀演出系列」至今,以全方位形式培育台前幕後的接班人。 八和歷屆主席多由名伶擔任,包括:新馬師曾、關德興、何非凡、麥炳榮、梁醒波、關海山、汪明荃、陳劍聲、龍貫天等,其中亦有兩位主席為班政家:黃炎、馬國超;龍貫天先生現為第四十屆理事會主席,現有會員人數約千。各位主席與理事多年來皆竭誠盡心,共同服務業界及社區。 香港八和成立至今逾70年,歷經香港不同階段的社會發展,粵劇亦已於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》,成為世界級非遺項目,足証其於歷史、文化及藝術上的重大價值;八和將加倍努力,繼續以凝聚業界、傳承和推廣粵劇藝術為己任。

香港粵劇慎和堂有限公司
香港粵劇慎和堂有限公司
香港粵劇合和堂有限公司
香港粵劇合和堂有限公司
香港普福堂粵劇樂師會有限公司
香港普福堂粵劇樂師會有限公司
香港戲劇舞台燈光佈景職工會有限公司
香港戲劇舞台燈光佈景職工會有限公司
香港八和會館鑾輿堂有限公司
香港八和會館鑾輿堂有限公司
香港粵劇演員會有限公司
香港粵劇演員會有限公司
八和粵劇學院
八和粵劇學院
粵劇新秀演出系列
粵劇新秀演出系列
了解更多

粵劇藝術

粵劇是一種揉合唱、做、唸、打、樂師配樂、戲台服飾、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。 2009年9月,粵港澳三地政府透過中央政府共同申報的粵劇,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》,是香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
為了做好粵劇的承傳工作,八和於2009年註冊成為慈善團體,並發表了八和 的「粵劇承傳計劃」。概言之,八和承傳計劃的目標是確立和保護粵劇在香港 的生存機制,加固其承傳體系及擴展其傳播層面,使粵劇能夠活態地承傳下去

「粵劇承傳計劃」包括四項主要目標:搶救傳統技藝、專業培訓、拓展巿場 / 觀眾、在傳統上發展粵劇

策略一:搶救及保護粵劇的傳統技藝

- 鼓勵及加強對粵劇的資料搜集及收集粵劇文物 - 蒐集粵劇藝人及從業員口述歷史 - 倡議設立及開放粵劇文獻資料庫 - 支持粵劇棚戲的演出 - 修復粵劇獨有的儀式、流程及排場

策略一:搶救及保護粵劇的傳統技藝

策略二:專業培訓

- 油麻地戲院場地伙伴計劃「粵劇新秀演出系列」 - 八和粵劇學院

策略二:專業培訓

策略三:保育及發展粵劇

- 開班教授劇本編寫課程 - 籌組粵劇編劇比賽

策略三:保育及發展粵劇

策略四:拓展巿場、觀眾

- 於小學、中學和大專院校設立「粵劇藝術課程」 - 舉辦全港性的大型推廣活動 - 在不同地區舉辦交流演出

策略四:拓展巿場、觀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