属会、子机构

香港普福堂粤剧乐师会有限公司

香港普福堂粤剧乐师会有限公司(音乐部)

一九四九年解放前,香港已有一雁班经常来往港穗的打锣鼓(主要是八手)从业聚集来往,聚会地点在庙街八十三号公仔友(下手,原名江友)家中;而常在此落脚的有:谭桂华、长人耀(本姓简)、打锣树(罗家树)、容彰业(打锣王)、梁金(金凤凰乐器店东主)等人。 因为与玩西乐的王粤生、林兆鎏等交往,所以渐有组织乐师工会的念头。一九五一年,在何海琪的安排下,商借西贡街「海员工会学校」天台,作为香港「音乐部」的临时办事处,一个带工会性质的粤剧乐师惧型组织便出现了,当时成员约有十八人。 一九五二年,「香港八和会馆音乐组」正式成立,由尹自重出任首届组长,由于当时未正式成立「香港八和会馆」,所以「音乐组」实属一独立组织,但仍以「广州省八和粤剧职业工会香港分会」为依附对象。 一九五三年,「香港八和会馆」正式成立,由于「音乐部」与会馆有统属关系,且无正式会址,遂得在会馆安排一张写字台办公,并重新办理加入「八和」及「音乐部」的手续。 经过多年借用会馆地方后,「音乐部」各理事便决定用集资形式购买会址,要求在大班工作的报效两天工资,其他会员随缘乐助,但仍不能筹得足够款项,终于由当届副理事长林兆鎏向其徒吴君丽商借两千元,方能买下平安大厦现会址其中一单位,时为六六、六七年间。而当时的理事会曾出租该单位,由于住客欠租,遂收回作正式会址作用,并开设麻雀耍乐等康乐活动增加收入。 一九五八年,因会务发展,经济比较充裕,理事会再次发动会员集资,购买相邻另一单位,打通相连,并于十一月十五日正式注册成为「香港普福堂粤剧乐师会有限公司」,简称「普福堂」 。 「普福堂」的福利大致与会馆相同,设有岁晚派发的福利金及会员仙游的福寿金。此外,为保障会员权益,定演出时不能与非会员合作;剧团公演时亦按现定大班聘用十六人、中班十二人、细班九人。以前也有会派(失业的乐师挂牌轮候工作)的制度,但近十年因粤剧、曲艺的复兴,已没有会员挂牌,使这个制度名存实亡。 目前会员约二百八十人,除了部份退休或移民外,大部份为全职乐师,部分为兼职或从事其他行业。而现届理事,仍充满雄心壮志,拓展会务,为会员谋福利。 而据「音乐部」提供的书面资料,一九五五年为第一届「八和会馆音乐部」(一般惯称「音乐部」或「音乐组」) 。到一九八四年第廿一届商议注册,一九八五年正式注册,现届理事长麦惠文在一九九四年正式接任。